返回上一级

🥰一封外伶仃岛的光影情书,请查收——

发布日期: 2025-05-19 打印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纪实短片影展在美丽的珠海外伶仃岛精彩上演。

海风吹拂,银幕闪动,岛民、游客与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师生一起,感受着小岛的动人一面。这场由北师港浸大媒体与传播学专业师生策划、担杆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乡约·外伶仃”影展,正是学子们写给海岛、写给乡村的一封光影情书。

影展的诞生,是一场“双向奔赴”。

早在2023年,在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下,北师港浸大已与担杆镇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校镇结对共建。而作为担杆镇的重要名片,外伶仃岛正经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海岛的独特转型。

带着镜头与好奇心登岛,北师港浸大学子尝试成为这座海岛的一部分,探索岛民与地方政府在转型过程中的努力,追问传统与现代、个体与土地的关系。

活动现场

灵感的萌发往往来源于那些微小又细腻的瞬间。《岛在何处》主创团队成员、北师港浸大2021级刘芮铭和王晗回忆,拍摄前她们前往位于珠海市区的“担杆镇海岛之家”,与活跃在此处的担杠镇外迁岛民交流。老人们一起唱歌、跳舞、烹饪,气氛温馨欢乐,这老有所乐的画面,让她们萌生了要记录下这些和谐美好瞬间的念头。

然而,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远比预想的要多。因为海岛环境的特殊性,“上山下海”成了学子们的工作日常。《守护伶仃蓝》团队的镜头跟随万岛潜水俱乐部直面海底生态现状;《变迁之潮:传统渔业与休闲海钓的碰撞》团队随船出海,近距离观察渔民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蛇王与海》主创团队跟随一位精通药草和治蛇毒的岛民“蛇王”,扛着器材攀陡坡、钻灌木,徒步山林开展拍摄。


活动现场,主创团队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

但也正是这些切身的经历,让学子们更加真实地触摸到了乡村生活的肌理,深刻感受到外伶仃岛的风土人情,在观察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从而打造出更接地气、更鲜活的作品,正如此次影展的主题——“乡约”所强调的:“乡”指向外伶仃岛的渔村基因与乡土根脉,而“约”既是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之约,也是城市与海岛的情感联结。

本次影展共展出短片14部,分为“外伶仃主单元”与“乡村影像单元”两大单元,包括介绍外伶仃岛风土人情的纪实短片11部、以乡村建设为主题的学生优秀毕业作品3部。

从无到有地办一场影展,其间也充满了各种挑战:选定主题、设计周边、采购物料、考察场地、布置现场……学子们边做边学,从青涩到熟练,在外伶仃岛岛民与担杆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最终将这场光影之旅,一点点“拼”了出来。

5月1日,影展在外伶仃影院和小石嘴公园拉开帷幕。在影片展映、互动问答、主创团队分享、观后感交流等精彩环节中,现场气氛愈发热烈。

外伶仃影院活动现场


小石嘴公园活动现场

线上讨论同样活跃。在小红书#乡约外伶仃影展#话题中,观众留下了“很有意义”“感触深刻”“推荐”等对影展与短片的评价。

影展顺利结束。以这封光影之信,北师港浸大学子诉说着对海岛振兴与建设的关切,与更广阔的社会连接,与更真实的世界共振。


来源 | 新闻公关处 媒体与传播学专业

文字 | 许洛 邓雅文 施展博 黄钰昕

图片 | 甘逸帆

最后更新:2025-05-20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