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奖学金颁奖典礼于3月12日在高桌大厅举行。该学年度UIC共有268人次获得9项奖学金,金额达224万元。2013年UIC在广东省招生省实行“631”综合评价录取制度,同时新设广东省新生入学奖学金和珠海籍新生专项奖学金,使得更多报读UIC的广东省优秀学子获得奖励。
设专项奖学金吸引广东及香港优秀学子
校长吴清辉在致辞中说,今年是UIC创校第九年,奖学金获奖学生从最初只有50人,增至今天的200多人,这是十分令人鼓舞的事。奖学金既有来自社会人士的捐贈,也有由学校专门拨出资源设立的,去年学校就拨出100万元专款奖励广东省优秀新生。

吴清辉校长鼓励同学们努力必有所成
他还透露,今年初,UIC与“香港中文中学联会”及“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签署备忘录,设立“校长推荐计划”。符合条件的学生可获得“校长推荐生助学金”,当年学费免一半,原则上为期四年。他相信会,此举有助于吸引更多香港优秀学生报读UIC。
吴校长还说:今天刚好是植树节,常言道: “春种秋收”。每年在这个时候举行奖学金颁奖典礼,就是使同学们认识到努力必有所成,在追求知识和智慧的道路上,要抱有信心及希望,总有一天会收获对人类有益的果实。他希望在座的优秀学子们再接再厉,在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

吴清辉校长为许嘉璐全人教育奖获得者颁奖
冯燊均国情国学教育优秀学生奖学金捐助人冯燊均先生作为主礼嘉宾出席典礼,他在典礼上致辞说指出了大学生学习国情国学的重要性,他说:“开展国情国学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重视国情,培养爱国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开发大学生的学术创造力,恢复民族自信心和自尊感,让大学生更好地传承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冯燊均国学基金会设立了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在全国范围内以及港澳台推动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冯燊均先生为冯燊均国情国学教育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颁奖
副校长徐是雄教授及张聪教授,协理副校长关利平教授,教务长张根发教授,各学部院长宋美璍教授、左龙佩兰教授、钟森文教授,以及财务规划及发展执行总裁陈立信先生等向获奖学生颁发各个奖项。

副校长徐是雄教授为一等奖学金获得者颁奖
此次典礼共颁发八项奖学金,包括:
●2011年全额入学奖学金续得(大陆):3名学生获得,本年度学费予以免除;
●2013年珠海籍新生专项奖学金:31名学生获奖,除了综合成绩文理科排名各前五名的珠海籍新生第一年学费一次性减半之外,其他珠海籍新生也可享受第一年学费一次性减免一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2013年新生入学奖(港澳),3名香港学生获得,金额为人民币一万元;
●一等奖奖学金,获奖要求年度GPA达3.7及以上,获奖学生60人,金额为人民币一万元;
●二等奖奖学金,获奖要求年度GPA介于3.5~3.69,获奖学生126人,金额为人民币二千元;

副校长张聪教授为曾宪博教授奖学金获得者颁奖
●曾宪博教授奖学金,奖励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获奖学生4人,金额为港币三千二百二十五元;
●许嘉璐全人教育奖,奖励积极参与全人教育活动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获奖学生20人,金额为人民币二千元;
●冯燊均先生国情国学教育优秀学生奖学金,奖励在国情国学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与成绩优异的学生,获奖学生12人,金额为港币一万元。
此外,2013年,全国共有8名新生获得UIC全额入学奖学金,其中广东省有4名学生获得,已于去年8月新生入学典礼上颁发。另于2012年开始颁发的古楚璧伉俪奖学金,由一名贵州籍学生获得,上学年度续得,学费予以免除。

教务长张根发教授为2013珠海籍新生专项奖学金获得者颁奖

协理副校长关利平教授为2013年新生入学奖(港澳)获得者颁奖

大四PRA学生林雅馨发表获奖感言
获奖代表,来自大四公共关系和广告设计专业(PRA)的林雅馨发表获奖感言。她表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价值观是知识和责任感,这是UIC指引我不断追求的方向。大学四年,在UIC博雅教育和全人教育下,我致力成长为一个有才干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并且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衷心感谢UIC和奖助学金委员会,没有你们,就没有我在UIC的成长。
此次是她第二年获得一等奖学金,同时也获得了许嘉璐全人教育奖。她说:“奖学金不仅能减轻我的经济负担,还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实现我的社会责任。”她讲述了自己利用奖学金帮助他人的经历:她参加了全人教育的义工服务课程,去珠海福利院做义工的时候,发现小孩子都穿着爱心人士捐赠的同一种款式的衣服。她便提出让孩子自己去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并和两位同样拿奖学金的朋友带着小孩去市场上买衣服。“当我看到男孩子在各种款式的衣服面前犹豫不决,女孩们穿着新衣服被我们称赞感到很害羞的时候,我感到一种实现承诺的满足感。”
工商管理学部院长左龙佩兰教授为二等奖学金获得者颁奖
获奖学生分享学习经验
来自大四自财务专业、奥地利籍的Yang Xiaoou同学拿到的也是一等奖学金和许嘉璐全人教育奖。他认为:“GPA其实是一个你学习能力和态度的表现。”在分享学习经验时,他表示,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时间很重要,并且课堂上要多和老师交流,充分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当问及获得许嘉璐全人教育奖学金的原因,他说:“可能是因为自己参加的社团活动挺多的,我曾经是财务专业学会的会长;参加过香港会计师公会的QP个案分析比赛,拿了全国第一;以前也在红十字会里当过救务员,算是义工吧;在香港、北京、欧洲也做过实习工作,都是自己去找的。”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院长宋美璍教授为二等奖学金获得者颁奖

理工科技学部院长钟森文教授为二等奖学金获得者颁奖
大三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张舒雯获得二等奖学金,她说道:“当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坚定去为它的实现而努力的时候,就可以实现那个目标。”她的经验是,课后多整理笔记,去图书馆看书找资料,老师给的问题要深入拓展才会收获更多。“做小组作业的时候,其实组员之间的友谊也是蛮重要的,若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去做小组作业,可能就没有达到小组交流的效果,收获就不是很多。”
“其实学习方面我不觉得有什么特长,一个是不要拖拉,当天的事情当天做,还有就是要有规划。“获得二等奖学金和冯燊均先生国情国学教育优秀学生奖学金的大二应用经济的诗涵孙同学说。“我一直都比较喜欢国文,国文有什么作业和活动,我都比较认真地参加。像小组讨论,虽然会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和矛盾,但是只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及时沟通就好了。”

获奖同学在典礼后合影
_
文:李婷(四维传播社 大一国际新闻)
图:宋欣怡(四维传播社 大一国际新闻) 何锭 余媛滢
编辑:陈晓虹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