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舍我其谁的勇气、自信昂扬的精神正是贾凡他们身上独特的品质。更难能可贵的是,梦想并未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当面对旁人的不解甚至是奚落时,他们仍能咬紧牙关不变初衷,这击碎了社会对90后眼高手低、吃不得苦头等评价和担忧。”
7月5日《人民日报》06版要闻用全版篇幅报道并高度评价这群来自UIC的学生。刚刚20岁出头的他们动员了20余所高校、中学,2000多名大学生、中学生,百余万爱心市民,募集了100万元,为贵州大山里的孩子,筹资建设了一所希望小学。

如今在贵州陈家寨,一座崭新的教学楼已经伫立在大山深处,寨里的139个孩子,9月将在这里开学!贾凡将带着思成团队走进新的陈家寨小学,参加新校落成的第一次开学典礼,和孩子们一起用灿烂的笑容迎接新的开始。
《人民日报》对“UIC思成·筑梦”的事迹进行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和反响。截至7月8日下午4点,短短3天时间,該报官方微博发布的有关这篇报道的微博已有超过3000的转发量。许多名人纷纷通过微博对贾凡们的行动赞许不已。台湾演员伊能静当即表示“静新图书基金”愿为孩子筹募静新小书包,让爱扩散。2012中华儿女年度人物、全国十大个人政务微博、待用快餐发起人陈里博士说“给这群90后的大学生一点掌声!他们非常明白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免费午餐发起人、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邓飞称赞“UIC思成·筑梦”的学生已经证明自己不是垮掉的一代,是改变国家的预备队。
“梦想和现实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其实中间只是隔着坚持与责任。一群90后热血青年,一帮致力于在社会实践中追寻梦想、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学生,以“筑梦”为名,用爱为贫困儿童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人民日报》记者在文章最后这样写到。UIC的学生更通过行动告诉社会,90后没有垮掉,而是有着梦想和坚持的新一代。
7月8日晚上九时半,贾凡在微博上发表消息:”能否帮助我们完成梦想?9月竣工的陈家寨小学将与另一所文茂小学合并,新的陈家寨小学将有230名学生就读,今年恰逢陈家寨小学建校50周年,我们希望为孩子们筹款买统一的新校服。目前还有一万多缺口。请大家关注!”
相关链接:人民日报:21岁,建一所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