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受台湾树德科技大学邀请,我校全人教育体验拓展中心组织的暑期项目:台湾潜水及海洋文化之旅项目,于2013年6月30日前往台湾,到树德科技大学进行为期十四天、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学习交流活动。该项目将海洋文化的潜水训练活动与学生成长的逆境管理课程结合在一起,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特的学习成长机会。活动期间,学生还参观了知名大学研究院,寻求今后学习深造的机会。
人文篇:
刚下飞机到高雄,看到他们热情地接机,瞬间就被感染了。老师们个个帅气加幽默(小姑娘们立即沦陷了),助教们留着不羁的发型,黝黑的皮肤,操着一口温柔的普通话。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叫你起床,会给你唱“情非得已”,会骑着机车载你兜风,会找出各种生物举到你的眼前,不看都不行,会在深海里当你毫无安全感的时候,紧紧地拉着你……我便这样习惯了有助教在的日子。谢谢你们,让我们在台湾这个陌生的地方也成为了被牵挂的人。
台湾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地方,无论是诚品书店,故宫还是夜市,地铁站,你都会感到一股很浓厚的文化力量。它并没有高举“文化”的大旗,而你只需要静静地用心感受,享受台湾带给你的文化盛宴。阿里山上,我们、助教和台湾原住民拉成圆圈唱歌跳舞,在这里,浅浅的海峡冲不散我们相连的手,在这里,我们相亲相爱地在一起。
潜水篇:
2013年7月3日,我平生第一次向着海底走去。戴着配重,穿好BC,重量级的气瓶一上肩,我就像个乌龟,慢吞吞地往海里爬,各种暗礁深一脚浅一脚,时不时还被浪花打得两眼冒金星,突破了重重关卡,我成功地到了海底。一路上我在心里默默地念道“我将什么也不带走,什么也不留下,你依旧是那个美丽又脆弱的世界…”

7月7日,穿好防寒衣,站在岸边,等待余晖落入太平洋的海面下。夜幕降临,手里拿着水下照明灯,开始了夜间潜水。夜潜真的很锻炼胆识,因为你只能看见有灯照射的地方,把灯照在手上做出水下通讯手势与潜伴交流。夜潜最大的危险是一些喜在夜间活动的生物会跑出来,而它们往往是有毒的,比如:海胆,海蛇,鳗鱼…庄教授说:“被海胆刺伤的部位要用温水泡才能解毒,在海底下不会有人带个温水瓶下海,只有在患部撒一泼尿,刺在手上还好,如果刺在脸上……”我一直战战兢兢,用照明灯拼命地照,结果照出了好几只海胆。
7月8日,在石朗区,还没有潜到海底,在水面上你就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鱼。我悄悄地贴着珊瑚游动,忽然感觉有双眼睛在望着我,我低头一看,是一条海蛇,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然而,这么多天,经历过与青蛙共舞,与壁虎同眠,我反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怕它。就在我和海蛇大眼瞪小眼,我贴着它的头游过去的时候,就在那个瞬间,我忽然发现所有的生物不再可怕,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的可爱。
在海的深处,水是那么蓝又是那么清,然而它也是很深很深的,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海底并非铺满了白沙,在那里生长着神奇的植物,它们的叶子是那么的柔软,随着海水摇摆自己的身子,所有的鱼在珊瑚间自由地游来游去,小丑鱼、狮子鱼、天使、河豚,眼前的美景震撼了我,我真的沉醉了。这些天来,用了六次气瓶,总共下了六次海洋。最后一次潜水结束,我不得不离开我开始思念的海洋。我想我真正思念的也许是助教黑色t恤上写的四个字——潜水人生。
风浪板/独木舟篇:
在美丽的大鹏湾开始了水上风浪板和独木舟活动。风浪板看起来就是十分帅气的运动,我本来也想帅帅地驾驶,可实际上掌握风的方向和保持平衡真的很难,航行没多久就以惨烈的姿势跌入海里。不过我倒是越挫越勇,驾着风浪板再接再厉,等回过神来已经开到边缘地带回不来了,林老师驾着水上快艇成功把我解救了,回去的路上我试着驾驶,使劲一加油门,差点把林老师颠出去。下午划独木舟,在学校上过独木舟的课程加上跟了一个很靠谱的搭档,我们轻松地划到港外欣赏大鹏湾的景色。
台东溯溪篇:

从山脚爬山路,再换成水路,沿溪水爬到山顶。溯溪可以称为铁人三项:游泳,攀岩,跳潭。一路上潭水深浅不一,有的浅至脚踝,有的深不见底,深不见底的时候就是你发挥任何泳姿游到对岸的时候。由于每个人都穿着厚厚的救生衣加上头盔,你的身体很难放平,然后你就发现所有的泳姿最后都变成一种——狗刨。到达大瀑布,准备跳水,跳水需要的只是胆量,正好我除了胆量也没别的,偷偷探头瞄了一眼峭壁,够陡!噗咚一声,我就感觉清凉的泉水从头凉到脚底,透心凉,心飞扬!
结尾篇:
躺在家乡的床上,望着星空,我忽然想起垦丁的星空。那一夜,我们坐在敞篷小货车里,鲨鱼(助教)把车开得飞快,我们在风的呼啸中唱着“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车轮在飞快地转着,时间在悄然流逝,我抬头望向了星空,在光速的人生里享受这一刻的永恒。最后发至内心的感谢UIC全人教育体验拓展中心的两位领队老师和树德科技大学和台东国立大学的各位朋友,认识你们,三生有幸。2013,台湾,潜水营,永恒。

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董秋言
(来源:全人教育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