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新起点·新生活·新希望”的第七届四维教育新生家长高桌晚宴于8月25日晚举行。216位2013级的学生家长不仅进一步体验到UIC校园文化,与毕业生和家长一起分享了在UIC四年中酸甜苦辣的生活,还参与了“承载希望,放飞梦想”计划。


新生家长与UIC校领导齐聚一堂
毕业生家长胡金泉先生与校长吴清辉教授、学术副校长徐是雄教授、学生事务副校长张聪、教务长张根发教授、工商管理学部院长左龙佩兰教授、人文社科学部院长宋美璍教授、理工科技学部院长钟森文教授和校长助理李宁宁女士等一道為晚宴的高桌嘉宾。
吴清辉校长阐述UIC独特的四维教育模式
校长吴清辉教授代表UIC欢迎各位家长的到来,他介绍了UIC的创立始末、教学理念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他说,我们在尝试把博雅教育这一西方教育模式结合中国独生子女和应试教育的国情时,探索出了一条创新思路:结合家长的力量!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为人师表。我们希望利用学校的力量结合家长的力量,也透过学生的家长或者透过学校跟整个社会的资源结合起来。
他表示,在校期间,学校创造很多社会实践的机会给学生,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学生有社会的关怀和承担。UIC认为学校、家庭、跟社会应该结合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师”、“生”、“家”、“国”的四维教育模式。今天的活动其实就是 “四维教育”实践的一部分,很荣幸各位家长与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新校园正初步规划设计
吴校长还同大家一起分享了两件“喜事”:一是2012年10月,UIC和珠海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得到政府的更多支持。珠海市政府拟定将新划拨我校用地300亩。他透露,新校园正进行初歩的规划设计,估计六个星期后就可研究出UIC将采用哪一种方案来建新校园;二是UIC今年在广东实行招生改革,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这一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工作还是得以顺利完成。
谈起UIC的未来,吴校长信心满满:“我们正酝酿包括新校园建设在内的战略发展规划,我们将在学科结构、学生规模、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各方面迎来飞跃式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将UIC打造成特色鲜明的公益性大学和世界一流的博雅型大学。”
吴校长指出,为完成上述合目标,当然离不开财政上的支持。可是作为合作办学性质的高校,UIC目前的财务完全由学费支撑,所以我们非常需要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和单位的捐赠和支持。他希望家长如果有能力、有意愿,欢迎他们与UIC联系。
UIC前几届的毕业生无论在就业还是继续深造中都有不俗的表现,吴校长说,他希望在不远的将来,2013级的新生们会取得比他们的前辈更加优异的成绩,UIC期待和家长们一起见证着他们的成长。通过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让梦想成真。

胡启源同学与大家分享在UIC四年的学习生活经历
2013年优秀毕业生胡启源讲述了自己四年的学习经历。即将前往澳洲蒙纳士大学就读传媒学硕士的他,谈起在UIC的四年生活说:“这样的四年真的不是用轻松可以形容的生活,但是却真实地充实着我的每一天,并成为了我毕业之后生活工作的重要积累,提高我在社会上的竞争力。UIC 最让我欣赏的一个地方就是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见识的机会。在大三暑假,我参加到了香港浸会大学的暑期课程进修了新闻学,那些丰富的经历都被我写进用于申请硕士的简历上,并得到了名校的认可。”

胡金泉先生讲述孩子在UIC的成长
“这四年,小镇的变化见证了UIC从三本到一本的发展。孩子在UIC学习,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他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待人处事有可喜的进步,为以后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胡启源的父亲胡金泉先生用自身的经历证明当年为孩子选择UIC是非常明智的。
他指出,“我的孩子通过UIC组织的暑期课程拓宽了视野,增加了见识和阅历。看到儿子的成长比他的学习成绩更重要。在毕业前夕,孩子收到了来自澳洲、英国、香港多所著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觉得这得益于UIC与国际接轨新型办学模式和全人教育理念。前五届毕业生见证了UIC教学质量,UIC的知名度也在不断的提高。有好的学校,好的教学模式,还必须有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只要两者相互融合,孩子们在UIC就能收获他们想要的成果。”

家长们纷纷在信纸上写下对孩子的期望

校长和家长一起将信件封存
此次高桌晚宴还有一个特别的环节,名为"承载希望 放飞梦想"计划--每位家长将对孩子的期望写进四维教育办公室为其准备的特定信件内,四年后,在学生毕业时,一起拆开这封信。所有信件由吴校长和一位抽选出来的家长封箱,由学校妥为保存。


举杯共祝美好未来
晚宴上学校领导和家长们交流互动,答问环节赢得阵阵掌声。大家亦共同举杯,祝愿新同学在UIC的学习生活取得丰硕成果,祝福UIC明天更加美好。
文:谢子薇
图:余媛滢 谢子薇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