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6日晚举行的大一新生苑舍日论坛上,师生就论坛主题“博雅教育在UIC——成功学生的良好习惯”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对话。苑舍日论坛是UIC舍堂文化的传统活动之一,校长、院长和专业主任均会出席论坛,与学生分享人生经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增进学生对学校、对博雅教育的了解,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职业规划提出建议。


校领导及师生均正装出席
大一学生苑舍日论坛在师生活动中心举行。和往届苑舍论坛的传统一样,吴清辉校长、徐是雄副校长、张聪副校长,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宋美璍院长、理工与科技学部钟森文院长,以及各专业主任出席,与110位大一新生共进晚餐,随后进行分享和交流互动,整场论坛持续三个小时,气氛热烈。

吴清辉校长阐释博雅理念并回答学生提问
在自助餐环节,同学们一边享受美食,一边与同桌的校领导或者老师亲密交流。
晚宴结束后,在悠悠的古钟声中,创雅苑舍监阮宾皓博士宣布论坛正式开始。
徐是雄教授首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大一新生的美好祝愿,希望同学们能够过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同时,他向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希望,希望同学们能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运用多种方式去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充满激情地去追求生活目标,享受整个过程;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和一个有道德、有思想的人。

徐是雄副校长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吴清辉校长在演讲中对“博雅教育”进行了阐释。他建议同学们充分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广泛地了解、汲取更的知识,成为一个广博的人,同时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特长。此外,与家人、同学、朋友等要保持良好关系,养成文雅的习惯,拥有良好的品质。
宋美璍院长亲切地与同学们分享了她当年刚进大学时的所思所想。关于“成功学生的良好习惯”,她重点强调了“专注于学习而不是成绩”,“分清专业和事业不是一件相同的事情”。最后,她以王力宏和林书豪为例子,告诉同学们:不要过于敏感,而是要开阔心胸,敢于放下脸面。
钟森文院长在讲话中着重谈到自身规划的问题,他说:“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自己理想的职业是怎样的,只是听从父母和朋友帮他们所选择的。但其实到了大学,应该是时候去寻找你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了,通过课堂内外,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而不是你父母所喜欢的。”
宋美璍和钟森文院长分享对于大学生活的建议
随后,创雅苑苑舍代表、大一国际政治专业的范纯一同学进行分享,对“成功学生的良好习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说道:“我从很早开始就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并从未改变。”她认为大一新生要有对未来的计划,这样就不会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显得那么被动。还建议同学,在不放弃社团和学习的情况下,懂得分清主次,二者兼得;克服懒惰和抱怨的心态,学会坚持,善于掌握自己的情绪。除此之外,记得关心真正爱我们的人,尤其是我们含辛茹苦的父母。

学生与校领导及老师热烈互动
对于“成功学生的好习惯”,博雅苑苑舍代表、大一应用经济专业的李赞同学则认为,要有健康的身体,多做体育锻炼;还要合理安排时间去学习、运动和交流等;保持独立的思考也很重要。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主要就学校生活、未来职业、学习成长三个方面踊跃发言提问。
其中,大一金融数学专业的一位同学提到,他因自己并不喜欢目前的专业而感到困惑。对此,宋美璍教授回答道:“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即使随波逐流,也可以做一个‘软坚持’的人,因为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也会取得成功。”
“UIC是一所国际学院,怎样才能在这里找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一个平衡点呢?”大一国际新闻专业的艾伦同学问道。徐是雄校长就开场的古琴演奏和现场摆设的编钟为例告诉同学们:UIC一直在致力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同学们首先应该在保护好已有的中国文化的同时,汲取西方文化的精粹。

张聪副校长与学生共进晚餐亲切交流
各专业主任也与学生共进晚餐亲切交流
同样来自国际新闻专业的王雨菲同学也提出了她的疑惑:“同学们都经历了高考的应试教育,来到UIC,一个开放国际的学院,该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呢?”宋美璍教授和钟森文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在学习上,要勇敢提出自己的问题,不要害怕犯错;找到学习的兴趣,注重学习的过程,不要太在意结果;养成阅读习惯;在生活中,养成早睡早起、坚持锻炼、合理饮食的习惯,和室友同学要处好关系。
“有时候就是不好意思提出问题,怕丢脸,这时候该怎么办呢?”一位同学接着问道,宋美璍教授说:“没有人可以让你感到丢脸,除了你自己。”
精彩、热烈的对话结束后,博雅苑和创雅苑两位苑舍学生代表获得了吴清辉校长所颁与的委任书,两位代表则赠与了吴校长苑舍纪念册。最后大家共同照相留念,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苑舍学生代表获吴校长颁委任状并向吴校长赠送纪念册

论坛结束后,学生与吴校长合影
文:宋昕怡 李婷(四维传播社 国际新闻)
图:王泽 陈攻 杜莎莎(四维传播社 国际新闻)
编辑:陈晓虹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