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全人教育有关系吗?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是否仍有普世价值?伴随着这三个问题,10月22日晚上,UIC全人教育办公室主任郭海鹏博士与全人教育的教师党员们一起在UIC党员活动室度过了充满互动性和思辨性的三个小时。

UIC党委书记许方龙希望党员们能认真思考马克思主义与全人教育的关系
座谈会伊始,由UIC党委许方龙书记致欢迎词。他表示,希望在场的党员老师们能够认真听、仔细想,争取从座谈会上学习更多知识,并作用到全人教育工作中去。
郭海鹏博士首先为大家缕清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究竟马克思是何方神圣,马克思主义又是什么?”他说:“我认为,马克思其人一生可概括为六个字,即:出生,战斗,死亡。马克思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和自己的崇高理想奋斗终生,而马克思思想的主要核心也是追求全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郭海鹏博士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
谈起马克思主义又与全人教育的关系时,郭海鹏认为,通过研究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过程,可以总结出三个重点,即“自由之精神、自我的解放和全人类的福祉”,这与全人教育的教学观点联系十分紧密。所谓全人教育,就是通过倡导自由自主的精神,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解放,消除禁锢,追求全面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成为一个“全人”。而成为全人的学生,也必将会对全人类的福祉做出贡献。
他还强调说,解放不仅意味着把人已经具有的能力释放出来,更重要的是发展人的各种能力。这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这同时也是全人教育希望达到的目标。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马克思可以说是一个全人教育者,马克思主义与全人教育的思想在一定条件下是互通的。
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是否还有普世价值”这一问题,郭海鹏与大家一起纵观全球形势,说到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化运动,如第一及第二国际的建立,又谈到当代金融危机后的马克思主义热等。大家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仍有很强烈的时代感和当代价值,在现代社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还是十分必要的。

座谈会现场党员们认真听讲
郭老师的谈话结束后,在场的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座谈会在大家的热烈探讨中画下了圆满句号。
图/文:翟健博
编辑:谢子薇
(来源: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