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UIC举行"走向国际"第四届学生领袖研讨会第二场。国际组织 "公平栈"创办人梁佩凤、国际青年商会香港总会会员事务董事林梓鸿、赛扶中国华南地区项目经理黄尧与香港青年协会督导主任王茂松出席活动。学生事务处协理副处长李运桦博士担任第二场专题讨论主持人。
第二场专题讨论现场国际组织代表与UIC李运桦博士、学生合影
继第一场专题讨论"国际工作经验分享"后,第二场研讨会包括题为"国际组织的成功之路"的经验分享环节和"专题讨论--国际组织中的中国身影"两个部分。
在经验分享环节中,四位嘉宾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梁佩凤向学生分享自身经验
梁佩凤和大家分享了贸易政策对贫穷国家的影响、环境破坏与贫穷的关系以及"公平栈"创立的过程。
林梓鸿介绍了国际青年商会的概况。
赛扶华南区总经理黄尧结合自身经历,
告诉同学们如何从一个新人一步步努力成为团队领袖。
黄尧经验分享会现场
经验分享环节中有同学提问,有什么好办法让团队朝同一个目标前进呢?黄尧说的答案是用心和他人沟通,找出问题,再寻求解决,这样团队会团结一起。
王茂松介绍了香港青年协会的十二项核心服务,
包括领袖培训、义工服务、边青服务等。
王茂松经验分享会现场
在当日研讨会的第二部分,四位嘉宾与同学们围绕"国际组织中的中国身影"展开了专题讨论。当场的讨论围绕李运桦博士提出了三个题目而展开。
专题讨论--著名国际组织代表经验分享环节
题目一:在国际组织中如何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尊重?
梁佩凤回答:"关键是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来证明自己"。
期间,一位同学提问到:"是什么能力让您们走到了今天?"
黄尧认为要用大学四年的时光锻炼自己,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强有力的竞争者。
林梓鸿则认为执行力、亲和力和沟通力很重要。
王茂松说是勤奋带给了他今天的成就。
梁佩凤认为想成功就要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还要像一头牛那样脚踏实地的去耕耘。
题目二:作为学生,如何加入国际组织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梁佩凤认为她加入乐施会以后,学到很多,这让她很高兴。
林梓鸿说,首先学生对国际的认识是很重要的,多多了解沟通,从世界的眼光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黄尧说要明白自己的需要。王先生说要了解对方机构有什么需要,有目的地去提升自己,这样成功率更大。
期间,大三文化创意与管理的一位学生提问:作为大学生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国际组织加入呢?
黄尧回答说是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能从组织获得什么。
王茂松认为头两年应该多多接触,多多感受,有这样的经验可以帮助自己判断。
梁佩凤就提出要看好这个组织的能做出什么样的成果,有什么样的国际影响力。
林梓鸿先生说,现在资讯很发达,了解起来不难,但是除了在团队中我们考虑到别人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还要想自己能给团队带来什么收益。
题目三:关于在参与国际事务的过程中,有什么禁区?
梁佩凤说,不能够犯法,在遇到一些宗教保守的地方,要尊重当地习俗。
林梓鸿说,要有道德底线。黄女士认为应该尊重别人的社团文化。
而王茂松则表示,反对价值霸权,反对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别人身上。
文: 孙若玉 常文宇
图:张明熙 学生事务处
编辑:李真真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