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2011.08.29[珠海特区报]- 不知去哪吃 不知吃什么 不知跟谁吃 过半网友存在“午餐的烦恼”

发布日期: 2011-10-20 打印

 

65463737.jpg

□本报记者 张伟宁

"午餐吃啥?"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倒了不少上班族。你的午餐怎么吃,你对自己每天的午餐满意吗?据本报日前与珠海新闻网开展的联合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网友存在着"午餐的烦恼"。有网友认为,上班族们在高档写字楼里却啃着难吃又不健康的午餐,实际上是一种"伪幸福"。午餐怎么吃,这不仅是一个和温饱有关的基本问题,还折射出职场人形形色色的生态环境。

调查

五成网友"午餐不知道吃什么"

本次调查中,有109名受访者表示有"午餐不知道吃什么"的烦恼,占此项投票人数的52%,三成受访者还表示,面对午餐,"每次都觉得很纠结",只有16.75%的网友对于午餐"并没有感到烦恼。"

许多网友表示午餐"不知道怎么吃",对于职场人来说,解决每天的午餐问题不亚于解决工作中的某个难题。网友"iamleoner"在微博上诉苦道:"父母不在身边,自己也没时间做,只能吃路边十二块的快餐,又贵又不好吃,上班族伤不起啊。"实际上,不少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都有类似的抱怨。刚毕业的小黎就说,虽然是本地人,但是公司离家远,又没有食堂,午餐都是"从简从快,一般叫外卖搞定。"

还有网友说,虽然知道外卖油腻,或许也不健康,但是公司附近确实没有别的选择了,吃多了就不计较这么多了。

午餐的烦恼,也反映在口味上。曾在某广告策划公司工作的小卢是广东人,最近刚刚离职,她告诉记者,除了对薪酬不满意,公司饭堂长期的"重口味"和"永远不变的辣椒油"也是她离职原因之一。

网友"kingtong1985"在微博留言说,"讲到午餐,我们公司就惨了。每天都是固定的外卖牌,周边没有吃店!当你守着日日同样的口味,试问谁能不哭?"

而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网友"YoYo鱼鱼儿"则说:"单位有饭堂,天天菜式不同,简单的幸福,不必烦恼。"

除此之外,午餐的价格、送餐速度、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也被许多网友诟病。珠海新闻网一位网友总结说:"何止是烦恼,我简直得了午餐恐惧症!每天一到午餐时间就不知道吃啥,不知道去哪吃,甚至不知道和谁去吃!真是一问三不知!"

现象

"带饭族""食堂族""蹭饭族"并存

调查显示,约44%的网友表示午餐会在单位食堂解决,选择"叫外卖或者网上订餐"和"出去吃"以及"自己带饭"的网友分别约占20%、16%和14%。仅有不到4%的受访者表示会回家吃午餐。

面对午餐问题的纠结,不少上班族们也有自己的对策。在南方软件园某芯片公司工作的小郑就是一位"带饭族",由于有一手好厨艺,她还"承包"了两位同事的午餐。"我是在当晚把第二天的午餐准备好,除了自己吃,还给同事带,他们每月给我150元。"小郑介绍说,这些午餐实际上做法都是相当简单,如白切肉片,蚝油生菜,西红柿炒鸡蛋这些家常便饭。"每个月多了一点收入,又方便了同事,何乐不为?"

而同在南方软件园某公司上班的刘先生说,公司每个月会发100块钱的餐补打进饭卡,但实际上,园区的食堂饭菜的价格一点都不便宜,"普通一份荤素搭配的午餐起码要8元",刘先生表示,100元只是杯水车薪,要是不在饭堂吃有补助的话, 他宁愿自己带饭。

除了"带饭族"和"食堂族",记者还发现一种"蹭饭族"。在银桦路一家公司上班的余小姐告诉记者,午餐时间她和同事有时会去附近某事业单位的饭堂买饭票"蹭饭","价钱还算便宜,关键是份量足,相对也比较卫生。"余小姐坦言,她吃怕了外卖,"蹭饭"也是无奈之举。还有网友也反映说,工作单位离高校比较近的话,也可以去学校食堂蹭饭,也不失为一种"另类福利"。

对于上班族而言,餐盘之外还衍生出另外一种职场烦恼。"吃午饭时,一般都会和自己比较熟的同事坐一桌,聊聊公司八卦。"程序员蔺先生说,公司里的"关系圈子"从饭桌上就可以一目了然。"我们公司是搞IT的,人员流动比较大,有时候你和一位即将离职的同事一起吃午饭,别人搞不好怀疑他在挖墙角呢。"蔺先生半开玩笑地说,午餐时偶尔听来的一些公司八卦、高层秘密,明明和自己无关,还要背上"保密"的包袱,实在让他哭笑不得。"所以有时我实在不想和他们一起吃午饭,就带干粮泡面在办公室吃,或者午休的时候找借口自己去小餐馆解决。"

观点

"午餐烦恼"反映社会服务问题

在对午餐满意度的调查中,三成多的网友认为"很厌倦但不知道怎么解决",超过四成的受访者表示"凑合",对午餐非常满意的网友仅占6.28%。

调查显示,约45%的网友认为午餐比晚餐重要,还有四成网友将晚餐和午餐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42.44%的受访者最看重午餐的干净卫生,多数网友认为理想的午餐应是健康、营养、品种丰富。但与之相悖的现实是,社会节奏在不断加快,忙碌的生活使得职场人不仅忽略了锻炼身体,甚至连基本的午餐可能都会忽略。

网友"无敌谭小恒"在微博上评论道,"午餐,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形式罢了,下班第一眼见到什么能吃的,就是什么了!即使是晚餐,也是如此度过。可悲的上班族,能吃的都不会拒绝了。"

 "这的确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饭堂的饭菜的确很难吃而且不便宜,在外面吃呢想起地沟油心里就更纠结了。"一位网友如是说。

珠海新闻网的一位网友在调查页面留言:"我在吉大,一个公司的小职员,月收入不高,光是午餐对我都是很大一笔支出!"

还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些衣着光鲜的白领们,在高档写字楼里却啃着难吃又不健康的午餐,实际上是一种"伪幸福"。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副教授张少威认为,午餐的烦恼,其实反映出一个社会服务的问题。在香港、纽约、北京等许多白领扎堆的大城市,为写字楼提供午餐是非常赚钱的生意。即使在印度,都有骑自行车给写字楼送午餐的行业,珠海在这方面缺少相应的服务。

声音

舒适便宜的午餐场所成奢求

网友"禅述":三年前公司搬到一个新的写字楼,午餐基本上在楼下茶餐厅解决,吃到第三个月我们已经吃腻了。如今,三年已经过去了,茶餐厅还是那一家。难道要像《无间道》里的梁朝伟对黄秋生抱怨"三年之后又三年"么?

网友"君臣视界":社会的快节奏,让办公室一族将一天中最重要的午饭变成了小快餐。其实很多时候吃啥不是最关心的,最关心的是卫生不?这成了我们的心病。期待能够改善。

"珠海新闻网网友":午餐成了上班族的一块心病,时间本来就不多。饭堂的师傅似乎只会非常执着地做那几个菜。米饭夹生、太硬、太软,什么情况都有。一个舒适、价格不高的午餐场所成为了奢求和向往!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副教授阮纪宏:工业社会生产方式的形态决定了人们这样的做法。在过去的农业社会,人们倾向于把一日三餐以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待,把午餐当作真真正正的一顿饭来吃,但如今这个充分集中利用人力物力进行生产活动的工业时代,午餐只能被当作是工作中的一部分,与早餐晚餐区分对待。在国外也出现一种叫"light lunch(轻午餐)"的现象,就是早晚吃得好,午餐吃得少。假如午餐时间变长了,但晚上下班的时间也要往后延迟。而上班族们愿不愿意这样做呢?所以说这是一个社会共识的问题,午餐想要吃得怎么样不是个别人的愿望能单独左右的,是由整个社会的人群共同决定的。

媒体链接:http://www.zhuhaidaily.com.cn/text.php?ud_key=35189&ud_date=2011-08-29

 

最后更新:2020-09-24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