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2011.05.29[珠海特区报]---探索“垃圾创意分类”新模式 UIC大学生在环保同时将变卖废品所得捐资助学

发布日期: 2011-05-31 打印

 

65756838.jpg

本报讯 记者蔡芳报道:记者从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举办的"可持续校园建设-珠海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主题论坛"上了解到,UIC赛扶联合利华可持续发展公益行动项目组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今年3月率先在UIC校园内开展了"垃圾创意分类"活动,目前成效显著。

UIC赛扶联合利华可持续发展公益行动项目组主要由学院一些热心公益环保的大学生组成。该组织负责人邓仁杰告诉记者,根据UIC环境发展中心詹肇泰博士去年12月的调查显示,珠海的大学生中有85%表示支持垃圾分类,但只有1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了垃圾分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亟待提高。

"为了让学生自觉自愿投入到校园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去,在学校物业管理公司的支持下,今年3月15日,我们率先在UIC校园内住宿区开展了‘垃圾创意分类'活动,尝试发现一种适宜于大学生社区的分类新路。"邓仁杰说,在学习广州和珠海垃圾分类经验后,本着"有什么,分什么"的原则,他们先从设计新的垃圾桶分类标示入手,既有图片也有LOGO,使新的标示直观、易识。同时将垃圾分成三类,如饮料瓶、利乐包等可回收类,叫外卖的饭盒、塑料袋等不能回收类,以及化妆品等有污染的化工产品类。通过一些细小的改变,帮助引导大学生通过举手之劳改变社区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将校园内垃圾分类后变卖废品所得的全部经济收益,用于补贴珠海市金峰学校的部分家庭困难学生的饮用奶费用,将垃圾分类与扶危济困结合起来,开创了一种环保、公益、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新路。

据悉,自尝试垃圾分类新模式以来,学生的参与感增强,垃圾分类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在6月15日三个月的试行期后,邓仁杰等学生将提交报告给校领导,争取将垃圾分类工作推广到UIC全校范围。

网站链接:http://search.zhnews.net/tqb/text.php?ud_key=20680&ud_date=2011-05-29

 

最后更新:2020-09-24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