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珠海5月15日电(记者魏蒙) 15日,来自中国内地26个省市以及港澳地区的804名学生在珠海穿上了学士袍、戴上了学士帽。6个月后,其中达到要求的毕业生还将前往香港浸会大学,获颁香港浸会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
吴清辉是这所首家由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的校长。据他介绍,这些大四学生是简称为UIC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第三届毕业生。在校的4200多名学生,来自中国内地26个省、港澳台地区以及韩国、英国、法国、尼日利亚、马里等地。17个专业的老师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51%来自国外,26%来自香港,具有博士以上学历者占50%。
"UIC主要以英文和粤语教学和沟通,老师也多来自香港,教学方式与香港基本无异,特别是还安排了900小时的实习时间,所以学生的实操能力普遍比较强。"来自香港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的郭琬琳对记者说。在UIC,她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她透露,在回到香港后,她将继续在香港科技大学电信专业读书。为了不给家庭太大的压力,她将一边工作一边读书。
因实施港式教育,该校学生比较注重实践能力。从14日下午起,该校电影电视系开始举办"二十四格影视系毕业作品展"。透过这一展览人们可窥其一斑:除已展出非制作类的10个剧本和1篇论文外,还展出了27部类型纪录片和剧情片,音乐剧和卡通片等制作类影片。画面精美,音效震撼,令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和喝彩声。
而在同日,逾300部大学生创作的3分钟影像节目在珠海结束了8天展映。这些节目来自国内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其中,来自珠海本土的原创影像片达50余部。
此次展映活动的全称为"第三届中国大学生三分钟影像展"。这是中国首个完全由大学生自主创办的青年独立影展。这个活动仍由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来自于该校影视系的大一新生邓杨浩嘉是本届影展的新的"掌门人"。而创立这个活动的黄蕉风、张晋钦也是该校今年的毕业生。
"虽然已连办了3届,但是仍然感觉步履维艰,因为毕竟大学生自身没有经济基础。布置展场,对外联系,宣传策划,资金紧张的问题依然在困扰着我们。希望有识之士能多多地关注我们这群为影像梦奔走呼号的年轻人。"被称"蕉导",即将毕业的黄蕉风说,而其语境中有着浓浓的责任感。
据了解,UIC今年拟继续在全国26个省市招生,其中除在广东省以二本A招生外,在其它25个省市均为一本招生,招生人数为1200人。新增了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英语(现当代英语语言文学方向)两个专业。
媒体链接:
(1)新闻中心
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1-05/17/content_22785589.htm
(2)图片中心
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photo/2011-05/17/content_22786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