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2010年4月10日-[亞洲週刊]-社會創業從大學生開始

发布日期: 2010-07-30 打印
    社會創業從大學生開始 .傅磊

中國富強基金會與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推出「中國富強社會創業獎勵計劃」,促成大學生將社會工作與自主創業結合。

在當今中國的年輕人中不難找到熱心公益和白手起家的實例。中國富強基金會和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簡稱UIC)首次促成大學生將社會工作和自主創業結合,在公益和商業之間搭建橋樑。三月二十日,這兩家機構聯合推出的「中國富強社會創業獎勵計劃」在珠海啟動。

社會創業(又稱社會企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理念於八九十年代開始在全球廣泛傳播,這項集社會公益、環境保護和商業盈利於一體的活動在北美、歐洲、印度等地已有大量實踐。二零零六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穆罕默德.尤努斯為孟加拉國窮人創辦的小額貸款銀行,被認為是社會創業成功的典範。

社會創業在香港和台灣已經有不少團體開展。日前,由三名香港財經界資深人士李如樑、黃錦發、符耀文於二零零八年創辦的中國富強基金會,將這項活動引入大陸,和位於珠海的聯合國際學院合作,在中國大陸首次推出社會創業獎勵計劃,旨在發掘和培養兼具社會責任感和商業頭腦的學生精英。

中國富強基金會將撥款不超過一百萬元人民幣(約十四萬美元),作創業種子基金,吸引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的學生參加創業比賽,並且資助優勝隊伍成立公司。這次獎勵計劃要求參賽學生以二至五人組成的團隊參與選拔,在四月三十日前提交申請,其中包括一份五百字以內的創業計劃書。經過初選評出的三十支參賽隊伍,將會在七月赴聯合國際學院接受三天的密集培訓,隨後進入決賽階段競爭最終的優勝名額,分享創業種子基金。

「我們會提供賽前培訓,由專家給參賽學生授課,課程結束後他們還可以針對計劃做出修改,這是其他項目沒有的」,聯合國際學院常務副校長、前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郭少棠在啟動儀式上說。

此外,郭少棠還介紹,這次獎勵計劃的另一特點是,決賽中勝出的隊伍將會在基金的支持下,真正創業,實施他們的計劃。根據大賽章程,評審委員會將決定最終資助隊伍的數目和創業基金的分配。香港社會創業論壇主席謝家駒博士擔任活動的評審委員會主席。

這次活動以「環境生態、人文教育、創意產業、科技服務、公共及社會服務」為主題。郭少棠說,要勝出,不僅要看計劃書的商業部分,還要看參賽學生對社會的關注。

在這次獎勵計劃基金支持下成立的公司將由中國富強基金會和參賽學生團體共同持股。據基金會主席李如樑介紹,參賽學生團體將持有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權,而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權將由基金會持有。

中國富强基金會將會在比賽結束後派出由專業人士組成的創業顧問小組,在公司營運、財政等方面向優勝隊伍提供建議,協助創業。基金款項將在顧問小組協助學生團體註冊成立公司後,分期轉入登記賬戶。大賽初定的創業試驗期是今年八月到次年的十二月。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國立台灣大學、輔仁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暨南大學、中山大學和聯合國際學院等高校都表示支持此活動。

稿源:亚洲周刊

日期:2010年4月10日

 

最后更新:2020-09-24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