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成为各考生和家长最紧要的任务。专业应该怎么选?学校的王牌专业有哪些?2025年,新快报《阳光高考》邀请部分高校推荐了部分王牌和特色专业,为考生和家长送来一份志愿填报参考攻略。
■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张韫婕 通讯员 张洁 华轩 柯佳 韩柏光 伍瑛
中山大学
新增3个专业和10个双学位项目 学科交叉复合培养
2025年中山大学新增“柔性电子”“智慧农业”“数字经济”3个本科专业,培养“集复合知识结构与前沿实践能力于一身”的高质量人才。
今年,中山大学还新增10大“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在高考中单列专业招生,全国总计划为210名。双学士学位项目的“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该项目培养目标旨在开辟面向未来的新型交叉人才培养路径。在培养方案方面,这个项目将进行单独编班,小班教学,专属跨学科融合课程占核心课程四分之一以上。学生需要完成1篇融合性毕业论文,体现2个专业交叉内容。毕业时,1张毕业证、1张学位证,在证书上显示所获得的2个学位。
该项目主要涉及4大领域。其中,“X+人工智能”领域有金融学+人工智能、金融学+计算机、管理学+计算机、大气科学+人工智能等;“涉外人才类”有法语+法学、日语+法学、法学+英语等;“生命健康类”领域有生态学+预防医学等;“湾区战略类”领域有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经济学,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
华南理工大学
新增4个专业 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需求
记者了解到,今年华南理工大学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智慧交通”“电子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4个专业。其中,作为全国首批建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六所高校之一,华南理工聚焦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飞行器设计、自动控制、人工智能、通信、交通等相关学科,培养低空领域设计、研发与管理人才。毕业生可投身飞行器制造、飞行器创新应用、空域规划、智能交通等核心领域,或进入国内外顶尖高校深造。
在“智慧交通”专业中,华工依托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两个国家一流专业,聚焦“交通+AI+大数据”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具备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胜任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智慧交通规划与管控等领域的高级管理与技术研发,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国智慧交通建设。
而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学科一级博士点,聚焦信息电子、电子电路、电子系统与芯片设计等领域。毕业生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进入国防单位、通信设备制造、电子信息领域重点企业等行业,或通过学校丰富的国际化交流项目和学院定制项目直通世界名校。
此外,华南理工大学的“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日本千叶大学合作,80%核心课程由日方教授面授,采用“4+0”培养模式,学生可获华南理工学士学位及千叶大学结业证书。专业融合艺术与科技,培养国际化产品经理与数字化设计师,保研机会更多,该专业今年将在辽宁、河南、四川、福建四省招生。
暨南大学
新增2个专业和18个创新(特色)班 融合培养特色人才
今年,暨大新增2个本科专业招生,分别是食品营养与健康、马克思主义理论,共有本科招生专业84个。
此外,2025年暨大增设18个创新(特色)班,融合人工智能、院士学术领航,发挥学科优势资源,实现特色人才培养。同时,创新(特色)班覆盖文经管理工等学科,按照高考成绩直招,无需二次选拔。
暨大还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UCD)合作,开设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的暨南大学“3+1”国际班,分别为商务英语(国际班)、国际商务(国际班)、旅游管理(国际班)。
据介绍,暨南大学有1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总数排名广东第三位。其中,全球前1‰顶尖学科为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全球前5‰优势学科包含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商业、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社会科学总论、农业科学等11学科领域。与此同时,暨南大学开设了5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3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南方医科大学
新开设4个专业和专业方向 医学类专业均是热门专业
2025年,南医大新开设4个专业和专业方向,包括智能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智能影像创新班)、法医学(卓越班)生物技术(制药方向)。这些专业与AI结合更紧密,旨在培养新时代卓越医科人才。
开设30个招生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该校医学类专业每年均是考生追捧的热门专业,医学类专业有临床医学(本博连读八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临床医学、麻醉学、儿科学、精神医学、医学影像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等,基础医学和中西医临床医学是A类学科。我校各专业设置的创新班,齐聚专业优秀教师,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早期科研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涵盖超40个专修方向 29个热门本科招生专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设立经管学院、理工学院等八个学院以及一个研究生院。2025年港中大(深圳)设立的本科招生专业包括(最终以教育部批复为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物理学、应用心理学、英语、城市管理、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生物科学、人工智能、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港中大(深圳)持续丰富学生成长可能,在各个专业下,继续细化、深化专业修读方向。依托新兴学科交叉设置的办学特色,多方面布局各领域学科交叉,各专修方向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回应前沿产业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共有29个热门本科招生专业,专业下更涵盖超40个专修方向。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
新传大类内新开设游戏设计专业 学科实力背景好
2025年,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在新闻传播大类里新开设了游戏设计专业,考生可在被新闻传播大类录取后选择分流到该专业。
此外,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有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分别为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而该校的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为应用经济学,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媒体与传播学、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媒体艺术与设计、影视学、动画与互动媒体、游戏设计。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的公共关系与广告学专业被评为“中国公共关系专业十年专业建设成就奖”。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新增“X+物理/数学”培养方案 培育复合型人才
记者从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以下简称 “广以”)获悉,今年广以新增“X+物理”精英培养计划和“X+数学”双学位项目。其中,“X+物理”精英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为开设高阶物理课程,配备一流科研导师,强化物理学基础与科研训练,助力高水平科学研究或产业创新。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可申请该项目,录取后通过面试即可入选,享专项奖学金支持。
“X+数学”双学位项目的跨学科优势在于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55-60学分数学与计算机课程,获以色列理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双学位。据了解,该项目已有多名学生获双学位,凭借“数理+应用”背景,进入加州伯克利大学、马里兰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杜克大学等名校硕博深造,成为科技领域稀缺复合型人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开设四个特色招生计划 考生可按兴趣报考
2025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开设了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师专项),广东省地方专项计划(广东省重点高校面向农村、革命老区等地区招生的专项计划),创新实验班招生计划和广东省少数民族考生招生单列招生计划。
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师专项)招生计划共80人,毕业后定向安排工作,到广东省11个县区任教。
广东省地方专项计划(广东省重点高校面向农村、革命老区等地区招生的专项计划)招生计划共50人,招生专业有英语(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地方专项计划”纳入到本科批次录取,实行单独划线、平行志愿投档的录取方式。
创新实验班招生计划共120人,招生专业有网络工程(创新实验班)、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网络空间安全(创新实验班)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教师资创新实验班)。创新班通过构建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协同创新育人平台,以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多种途径加强和丰富学生的实践教学,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良好提升。
此外,国际班招生计划共600人。该校开办中外学分互认、双学位联授的联合培养项目,招生专业包括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英语(师范)、供应链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动画等8个专业。
媒体链接:https://epaper.xkb.com.cn/view/125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