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2024.12.17[澳門華僑報]--粵高教學會中外合作分會辦學術研討會暨校長論壇在珠召開 共探合作辦學發展新未來

发布日期: 2024-12-17 打印

◎ 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中外合作辦學研究分會第四屆學術研討會暨校長論壇在珠海北師港浸大舉行。(攝:李伯涵)

【記者陳藝珠海報道】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中外合作辦學研究分會第四屆學術研討會暨校長論壇(以下簡稱「年會」)日前在北師港浸大(UIC)舉辦。二十四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和教育界大咖彙聚一堂,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中外合作辦學高品質發展,助力教育強國、科技興國、人才強國建設」為主題,通過主旨報告、論壇、圓桌等多種形式,共探合作辦學發展新未來。

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長晁桂明在開幕式上表示,珠海市高度重視高等教育發展和教育對外開放工作,將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水準人才高地,助力培養具有時代責任感、全球視野、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引領力的優秀人才。

廣東省教育廳交流合作處王慧菁指出,廣東省的中外、內地與港澳合作辦學走在全國前列,粵港澳合作辦學聚集效應初顯。未來將進一步研究開展合作辦學工作方面的重點和難點,提升中外合作辦學層次和品質。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廖益表示,期望本屆論壇探索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新模式,拓展中外合作辦學的廣度和深度,為廣東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推進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建設高等教育強省和實現高水準教育對外開放作出積極貢獻。

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就中外、內地和港澳合作辦學在科技強國與人才強國戰略中的作用與挑戰,進行了主旨報告、特邀報告分享。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外合作辦學分會理事長、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原副司長方軍以「新形勢下的中外合作辦學」為題發表演講。他指出,近年來中外合作辦學取得了良好成效,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也日益增強。他分享了在當前國際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外合作辦學的品質和水準的見解。

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教與學)周偉立則從跨學科教育出發,帶來了他關於培養未來學生的見解。他指出,學生要能夠塑造未來,擁有長遠的視野,跨學科教育至關重要,為此,香港浸會大學正在努力推動跨學科教育。

北師港浸大校長陳致教授以「北師港浸大與博雅教育」為題,探討了未來教育的全球趨勢與挑戰,以及博雅教育的價值。他表示,在當今充滿著不確定性的時代,博雅教育有著靈活的適應性,它打破專業的界限,講求文理兼修、以通馭專,培養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兼具的新時代學子。

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內地策略)、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副校長(學術)李娟教授,則從創新和人才的角度出發,介紹了學校重探索、求創新的人才培養規劃。

此次年會還設立了四個分論壇和校長圓桌論壇,深入研討分析中外、內地和港澳合作辦學在科技強國與人才強國戰略中的作用與挑戰、引進國外一流理工類大學的機遇與挑戰、新質生產力背景下的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創新、深化中外合作辦學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人工智慧賦能中外合作辦學的實踐與探索等相關議題。多位校長、院長、專家學者和教學管理負責人在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探索、心得與實踐。

北師港浸大副校長(學術)周永明教授表示,中外合作辦學作為連接世界的橋樑,在教育現代化的浪潮中,正迎來新的挑戰與機遇。本次大會圍繞教育品質提升,管理機制創新,人工智慧賦能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探討,為大家共同描繪合作辦學的未來藍圖提供智慧支持。

媒体链接:http://www.vakiodaily.com/news/view/id/627937

最后更新:2024-12-18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