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2025.01.06[南方日报]--专家学者齐聚珠海探讨AI时代考古与文化遗产面临的新机遇

发布日期: 2025-01-06 打印

1月4日,为期两天的“知往鉴来:人工智能在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前沿应用珠海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落下帷幕。来自考古学、文化遗产研究、计算机科学、数学与大数据等领域的约150位院士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AI时代考古与文化遗产面临的新机遇。

论坛聚焦虚拟重建与三维建模、遥感与大数据分析、大语言模型的多元应用等多个前沿议题,为与会者提供一个跨学科、跨领域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开拓新视野。

北师港浸大校长陈致教授

北师港浸大校长陈致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考古学、文化遗产领域的深度融合,新技术将不断催生新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场景,为保护人类珍贵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他希望通过这次论坛,搭建起跨学科、跨领域的桥梁,促进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AI+考古”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师港浸大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汤涛教授指出,数学与大数据研究方面的成果可以为考古学提供强大的支持和推动力。在考古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各领域学者的跨界深度合作下,将有望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师港浸大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汤涛教授和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北师港浸大副校长(学术)、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永明教授则透露,学校正在筹建博雅智能学院,旨在融合人工智能与博雅教育,推动人工智能及相关跨学科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多接触人工智能最前沿技术,成长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复合型人才。

多位专家学者就相关议题做了精彩演讲。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论坛演讲环节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阮勇斌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教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教授,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徐仁军博士,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万娇博士就相关议题做了精彩演讲。

本次论坛由北师港浸大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这也是北师港浸大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第一场,得到了多家单位和机构的协办支持。

北师港浸大高等研究院是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及其科研团队为核心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致力于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研平台与人才汇聚之地,着力开展基础理论、人工智能、科学文化、文理交融等前沿学科研究。

采写:南方+记者 冉小平

通讯员 邓雅文

媒体链接: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1/06/c10409739.html

最后更新:2025-01-07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