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百余学者齐聚BNBU,带你认识不一样的“路”

发布日期: 2025-11-17 打印

“因路而至,为学而来。”2025年11月14日至15日,第六届“路学”工作坊在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成功举办,来自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地理学、传播学、公共政策及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的百余位学者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关于道路的跨学科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

“路学”是一门从跨学科角度,对道路的修建、使用和影响进行综合研究的前沿学科,作为“路学”研究的倡导者,北师港浸大副校长(学术)周永明教授主张,道路是物理世界与人互动的直接产物,承载和反映了自然、社会和历史复杂的互动关系,具有跨学科对话的包容性,理应吸引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共同参与研究。

周永明教授在第六届“路学”工作坊上

“路学”工作坊则旨在推动多学科融合视角下的道路研究,持续完善该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在周永明教授的主持下,自2015年以来,“路学”工作坊已成功举办六届。

北师港浸大校长陈致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此次“路学”工作坊于学校建校20周年之际举办,意义特殊。二十年来,学校始终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的创新人才,产出服务社会、推动文明互鉴的学术成果”为使命。而“路学”研究以道路为核心载体,串联历史与当下、本土与全球、理论与实践,与学校长期倡导的“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理念高度契合。他期待本次会议能进一步推动道路研究的深化,并让北师港浸大成为“路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陈致校长在开幕式致辞

本届工作坊共设立19个研讨专题,围绕道路与数字时代、媒介传播、文化建构、旅游、区域发展等重要议题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拓展“路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扩大学术交流网络。云南师范大学周大鸣教授、西南民族大学薛熙明教授与云南大学朱凌飞教授做主旨演讲,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勇斌教授、中山大学刘志扬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彭文斌教授等知名专家担任分论坛主持和评议人。

(左起)周大鸣教授、薛熙明教授、朱凌飞教授

过去二十年来,得益于国内大规模道路建设的历史背景,“路学”受到了愈来愈多研究者的参与和关注。周永明教授强调,在社会和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路学”研究必须与时俱进,紧密贴合当代生活实践,并更加关注年轻一代的视角与参与。为此,本届工作坊特别邀请了众多青年学者参会,希望通过增强对青年学者的支持,为“路学”研究注入新活力,让这条已跨越二十年之久的“学术之路”,延伸向更广阔的未来。

研讨会现场


来源 | 新闻公关处

文字 | 宋可嘉 董启玥 邓雅文

图片 | 高等研究院


最后更新:2025-11-17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