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与国家一级摄影师探讨电影摄影

发布日期: 2014-04-08 打印

4月1日晚,国家一级摄影师、著名摄影指导王天麟(Tony Wang)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电影摄影杂谈,深度解析了导演、演员与摄影师在电影中的铁三角关系。他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历,分享了许多电影制作背后的故事,指出电影成败的关键因素。

dianyingshey1

王天麟先生分享了许多电影制作背后的故事

从“亚洲首屈一指的团队”开始

参与由吴宇森导演的《赤壁》,对王天麟的影响颇深。从美国好莱坞刚回到国内的吴导,带领大批业内顶级人马开始了长达十个月的拍摄,比预期足足多出四个月。“我们每天都是以喜悦的心情开工,” 王天麟说道,“能和这样的大导演合作,是我的荣幸。但收工时除了身体累、心更累…… 那是一种达不到导演要求的沮丧与无奈。”由于对镜头表达十分苛刻以及对电影美学的至高追求,吴宇森导演也让工作人员吃尽了苦头。“那时候从开机到杀青,我一路跟着,对旅馆房间的每一块地砖都印象深刻。”

dianyingshey3

王天麟先生回忆拍摄时光

王天麟说:“吴导的志向是,不用洋人帮忙,中国人也能做出让美国人赞叹的电影。”

“合作”是决定一部作品成败的关键

王天麟认为,在一部电影当中,除了良好的剧本,演员和导演良好的合作,还有精准的预算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我们要用我们的专业让团队每个人相互信任。这样演员才能更加配合,才能拍出行云流水般的作品。” 王天麟说。

dianyingshey4

同学被讲座内容深深吸引

他希望同学们日后多接触优秀剧作团队,提高自身对电影事业的热爱。不仅要学习如何做电影摄影,更要学会如何与导演、视效、灯光等部门的合作。

注重细节

《归来》是王天麟老师与张艺谋导演的第二次合作。“从《英雄》的合作至今,听张导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观众明不明白’。” 王天麟说,“拍电影,要始终站在观众的角度,不仅是中国观众,更要考虑到的还有外国人的审美。这也是由摄影开始一步步走到导演的张艺谋积累下来的经验。”

dianyingshey5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围着王天麟先生提问

从创作出一部好电影出发

已于今年3月离世的吴天明是中国内地第四代导演,也是王天麟先生上电影学院时的精神导师。“作为资深老一辈导演,他常常降低自身身价与我平起平坐讨论电影拍摄,说明他对自己的团队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信任。他的谦卑以及对电影事业的热忱是我一直追求和向往的。”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中,他劝导同学们要有“中国梦”:“在这个行业里,没有绝望。自身的努力与学会把握机会同样重要,抛开自己,从‘为了创作出一部好电影’的角度出发,去努力。这个团队才是一个优秀的团队,传播的力量才更强大。”

dianyingshey6

王天麟先生与同学合影留念

 

王天麟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摄影师)

主要作品:

2013    乐视影业电影《归来》/第一摄影师                   

        导演:张艺谋/摄影指导:赵小丁

2012    西安曲江梦园影视有限公司电影《百鸟朝凤》

        导演:吴天明

(获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大奖)

2008 上海电影制片厂电影《高考1977》         导演:江海洋

         (获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获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奖)

      (获第5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

2007   美国狮子山电影公司电影《赤壁》/第一摄影师、B组摄影指导

        导演:吴宇森/动作导演:元奎/摄影指导:吕 乐

中、澳、德合拍电影《黄石的孩子》/B组摄影指导  

        导演:罗杰·斯波蒂斯伍德/摄影指导:赵小丁

2001   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电影《英雄》/大场面摄影师  

        导演:张艺谋 / 摄影指导:杜可风

文:韦潇(四维传播社 大二国际新闻专业)
  图:王瀚仪(大二电影电视学专业) 
编辑:谢子薇
(来源:新闻公关处)

最后更新:2023-04-18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