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2025.11.02[广州日报]--首届“Guangzhou Wow杯”短视频大赛圆满收官,中外学子共绘广州新图景

发布日期: 2025-11-02 打印

11月2日下午,首届“Guangzhou Wow杯·中外大学生眼中的广州”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在暨南大学举行。大赛以影像为媒、青年为桥,为中外学子搭建起一座跨文化传播的创意舞台,生动展示广州城市魅力。

来自暨南大学的作品《在车陂,台湾女生解码龙舟民俗》获一等奖

本次大赛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社)主办,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协办,自2024年12月启动以来,历时近十个月,共收到来自中国、意大利、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近十个国家和地区高校学子符合要求作品投稿近百件。作品以多元视角聚焦广州城市风貌与文化脉动,构建展现湾区魅力、推动青年文明交流的重要窗口。

“十大人气作品”得奖者上台领奖

经过严格审核,共有34件作品脱颖而出进入终评环节。入围作品在广州日报新花城平台展播期间,短短三周内访问量突破30万次、投票总数近200万次,广大网友通过点赞、转发等方式积极参与互动,以点击率为依据共同遴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作品《在广州相遇》获得“最具人气奖”

在颁奖仪式现场,大赛共揭晓了“十大人气作品”10件、“最具人气奖”1件、三等奖10件、二等奖2件及一等奖1件。其中,“最具人气奖”作品《在广州相遇》来自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定制奖牌及3000元奖金;而来自暨南大学的作品《在车陂,台湾女生解码龙舟民俗》斩获一等奖,团队赢得定制奖牌及1万元创作基金。

在专家点评环节,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建敏表示,广州日报围绕“协同生产+协同传播”传播理念,初步构建了高校与媒体携手合作的“国际传播实战营”实践平台品牌。这个平台既彰显了广州日报采编创新的开放包容,又有效打通了媒体与高校之间的“产教融合”,形成了较好的协同传播效果。这次“中外大学生眼中的广州”短视频征集大赛的获奖作品成果,就充分体现了这个平台的号召力与影响力。本次大赛中她有三个较为鲜明的体会:一是作品题材的丰富度。参赛作品既有体现广州现代化的部分,也有涉及非遗等传统文化的领域。二是拍摄手法的创新度。vlog、rap、穿越短剧等形式让人耳目一新。三是多元文化的交融度。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学子以他们独特的视角,为观众展现出了广州包容开放的城市魅力。




从非遗传承到科创前沿,从市井烟火到城市新颜,参赛学子以镜头语言讲述他们眼中真实、立体、生动的广州故事。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青年一代的创意与洞察,也探索了视觉传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新可能。

据悉,第二届“Guangzhou Wow杯”短视频大赛将以“Discover Guangzhou——中外青年眼中的城市魅力”为主题,于今年11月20日正式启动作品征集。无论老街巷的温情日常,还是新城区的蓬勃气象,更多广州故事正等待中外青年用镜头去捕捉、用创意去书写,向世界传递这座千年商都的当代风采。


首届“Guangzhou Wow杯·中外大学生眼中的广州”短视频大赛得奖名单

短视频大赛一等奖

《在车陂,台湾女生解码龙舟民俗》 暨南大学:陈纪作(中国香港)、傅继娴(中国台湾)、刘熙盈(中国大陆), 指导老师:杨宝磊

短视频大赛二等奖(排名不分前后)

《“花”广州,“花”世界》 华南理工大学:徐欣瑶、蔡文怡、曾锐琪、李梦涵(中国),Nicole Aparicio(玻利维亚)

《茶博之旅,两位留学生的“时空茶话”》 暨南大学:燕子昂、刘梦晗、方沂昕

短视频大赛三等奖(排名不分前后)

《烟火肠粉,小满人生》 广州大学:张易安、談子聰(中国香港)、阮炜皓、张恩健、林彤

《粤剧后台,我当了一回“角儿”》 暨南大学:陈胤圻

《在广州相遇》 华南理工大学:暨芷莹,Krylov Vladyslav(乌克兰),牛思颖,聂如凡,甄卓,Qian Tong(马来西亚)

《全息广州,等你探!》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吉子轩、陆子涵、吴卓谦(中国),Nil Rana Çolakoğlu(土耳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健淇(中国)

《醒狮带路 探秘古村》 广州大学:吴曦、陈俊杰、黎轩婷、谢睿

《把广府韵味,唱进Rap里!》 广州大学:吴曦、吴桐、张添朗、刘睿、周炜俊

《广州的脾气》 暨南大学:张一洵、曾宪博、郝欣怡、李珣玉、成琳昕(中国大陆),林厚庆(中国台湾),陈胜璞(马来西亚)

《广州韵味》 暨南大学:刘锦、高铨蔚

《大湾区的故事——广州·梦》 暨南大学:chen xue yee(马来西亚),梁誉铧、金葆芸(中国香港),周骋、马丹丹、劳玥研、周雨彤(中国内地)

《意大利侨生首次走进广交会》 暨南大学:詹曼琪、吴隽、姜语锌(中国),杨力可、吴卓冉(意大利),赖泇豪(马来西亚)

最具人气奖

《在广州相遇》 华南理工大学:暨芷莹、牛思颖、聂如凡、甄卓(中国),Krylov Vladyslav(乌克兰),Qian Tong(马来西亚)

人气作品奖(排名不分前后)

《从心出发看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童嘉燕(马来西亚)

《一盅两件慢慢叹 探秘广府早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温诗仪、罗海棠、崔颖瑜

《神庙奇遇:印尼女生“对话”唐代使者》 华南理工大学:柏思言、王楚琪、梁轩曈、范佳瑜、杜振维,张雪玲(印度尼西亚)

《广州韵味》 暨南大学:刘锦、高铨蔚

《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把广州唱给你听》 广州大学:梁嘉淇(中国香港),邓晓桐、蔡晓杰、周嘉骏、曾靖卓(中国内地)

《醒狮带路 探秘古村》 广州大学:吴曦、陈俊杰、黎轩婷、谢睿

《广州,好Chill!》 广东财经大学:姚可纯、林晓洁、刘梓仪、李梓琪

《全息广州,等你探!》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吉子轩、陆子涵、吴卓谦(中国),Nil Rana Çolakoğlu(土耳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健淇(中国)

《“花”广州,“花”世界》 华南理工大学:徐欣瑶、蔡文怡、曾锐琪、李梦涵(中国),Nicole Aparicio(玻利维亚)

《把广府韵味,唱进Rap里!》 广州大学:吴曦、吴桐、张添朗、刘睿、周炜俊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梁意聆

图、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铭曦

媒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5/11/02/641e99c611d64f6d95bb612ede1322d3.html

最后更新:2025-11-03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