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北师香港浸会大学迎来建校20周年华诞。作为中国内地与香港合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北师港浸大在珠海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走过了不平凡的二十年。校庆期间,学校举办了一系列高端学术论坛、文化交流和庆祝活动,展现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教育创新力量的成果与风采。

廿载耕耘,教育创新结硕果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携手在珠海创办北师港浸大,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先河。二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博雅教育”理念,融汇中西学术精华,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在办学20周年发展大会上,教育部、广东省、珠海市相关部门领导,以及两所母体高校代表齐聚一堂,共贺校庆。北师港浸大校长陈致在发展报告中回顾了办学成就。截至目前,学校已培养本硕博毕业生两万余名,其中超八成毕业生进入QS全球百强名校深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群贤云集,智启未来
校庆期间,多位世界顶级学者受邀来访。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oachimFrank、2013年图灵奖得主LeslieLamport等五位顶尖科学家参与圆桌论坛,围绕“AI时代下,科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高端对话。

同时,学校举办了新闻传播院长论坛,汇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等近30所海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AIGC浪潮下新闻传媒教育的创新路径。
北师港浸大始终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校庆当天,学校还举行了第七届中学校长论坛暨“选堂遗韵:全球华语高中生步韵和饶宗颐诗词创作大赛”颁奖典礼。学校开设古琴、中华射道等传统文化课程,并创办全国首个英文授课的“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本硕博专业。今年,学校玉振金声雅乐团开启世界巡演,将前往波士顿、纽约等地,向世界展示中华雅乐的魅力。
此外,为铭刻二十年办学历程,学校推出了《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校史(2005—2025)》等系列书籍。当晚,中外师生校友联袂奉献精彩演出,广州“小蛮腰”、珠海“日月贝”等地标建筑也为北师港浸大亮灯祝贺,将校庆氛围推向高潮。
科研引领,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据介绍,学校高度重视科研与产学研融合,2025年共有15位学者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去年5月,学校联合广东省科技厅与香港浸会大学启动粤港高校“1+1+1”联合资助计划,推动两地科研合作。此外,学校产学研基地已孵化企业近40家,涵盖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北师港浸大师资来自全球约40个国家和地区,专业教师100%具备境外高校经历。学校今年启动“英才100”计划,将在三年内面向全球引进百名杰出学者与青年人才。目前,学校已与近百所海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并在美国波士顿设立中心,明年1月还将在伦敦启用新中心,持续构建全球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枢纽。

校方表示:“从借址办学到千亩校园,从首届两百余学生到两万余名毕业生遍布全球,北师港浸大用二十年时间,书写了一段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继续秉持“博雅致知、融汇创新”的办学精神,为珠海、为大湾区、为国家培育更多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