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6日《羊城晚报》A6版报道
百年留学史,一部“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负笈求学、回国服务,在我国建设、改革的历史长卷中写下一幕又一幕精彩动人的篇章。
12月2日,欧美同学会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暨第五届留学生节在珠海开幕。珠海毗邻港澳,是中国近代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西学东渐的窗口、留学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百余年前那一批留学人员便是从这里走出国门开眼看世界,而当前,超过两万名海归在珠海创业就业,珠海日益成为广大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热土、追梦逐梦的乐园。
产业发展需要人才,人才反哺产业发展,留学人员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各地招才引智的大背景下,珠海率先吹响留学人才的“集结号”,打出这张“留学牌”。

留学人员重点项目签约落户珠海 受访者供图
搭好“平台牌”
做好留学人员服务文章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就业通、人才通、社保通、治理通”格局初步形成,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逐步形成,初步形成了人才、项目、企业、资金效益集聚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生态,已成为海归人才施展才华、干事创业的重要积聚地,为广大留学人员施展才华、成就梦想、实现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近年来,珠海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强市、人才强市建设,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留学人员投身珠海创新创业,推动珠海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当天的活动以“留学报国·智汇湾区”为主题,20个留学人员重点项目签约落户珠海,涵盖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创始人均为留学归国人员的杰出代表。
“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让大家回到祖国,近距离观察和体验,了解我们发展的优势与不足,而他们又有哪些用武之地,这为广大留学人员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暨南大学原校长、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胡军说。
珠海对留学人员的重视早已有之。十年前,珠海举办首届留学生节,主题为“海归报国,圆梦珠海”,一大批留学生来到珠海,投身珠海,今天大家熟知的很多海归企业家,都曾是“背包客”,他们在珠海创造了不凡的业绩,实现人生理想——这从珠海高新区可窥一斑。珠海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小彬表示,本次活动已经募集路演项目近百个,“我们广揽海内外尤其是留学生人才,通过彰显唐家湾留学文化重要发源地优势,做好人才服务文章。”
用好“政策牌”
多维度吸引留学人才
12月1日,位于珠海高新区唐家古镇山房路的珠海留学文化馆正式揭牌,约2500平方米的场馆规划布局了“先行者容闳”“留美幼童”“第二次留学潮”“留学足迹”“留学家族”等展陈单元,全面展示珠海留学历史、留学文化、留学人物、留学故事,搭建留学生创新创业、交流互动平台,向社会各界讲述中国留学故事。同日,珠海高新区专门为留学生打造的国际人才公寓也动工建设,项目含240套人才公寓,将配套建设一级邻里中心、社区体育公园,为全球顶尖科学家、高级专家及领军型人才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珠海市欧美同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汤涛表示,“唐家湾坐拥四所高校,还有创业基地,通过这些,可以有力地推进唐家湾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如何依托珠海优美的自然环境留住留学生,无疑是最老生常谈的话题。“海归人员的子女教育、生活、适应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胡军说,“我们的环境非常不错,但‘软’的方面,尤其是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才能够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发展。”
珠海向来是一个孕育人才、吸引人才的城市。从1992年在全国首次百万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到2013年在全国率先进行人才地方立法,再到2018年实施领先的“珠海英才计划”,为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无不体现了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珍视人才、厚爱人才。
据悉,近五年来,珠海累计引进各类人才约30万,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省前列,有近30名院士、超过5000名博士、4.3万硕士、2万名留学回国人员在珠海工作和生活,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常住人口比例位居全省第三位,为珠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以珠海高新区为例,该区针对留学人员特定的创业项目,符合条件的可申请200平方米以内“1元创业空间”办公场地,最高可享受36个月。
打好“产业牌”
引爆留学人才磅礴能量
想要用好留学人才,就要引爆其背后蓬勃的能量。
目前看来,世界级湾区都已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服务型经济体。然而,其他湾区缺乏制造业腹地,与全球各地的制造业中心相距较远。相比之下,珠海所处的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和高度集成的制造业产业链。在胡军看来,未来,构建世界级的制造业集群仍是大湾区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广东需要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建设为主线,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包括集中资源锻造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作用,全力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这正好是广大留学人员可以关注的领域。”胡军说。
珠海市高企数量达2308家,在全国地级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中,珠海连续三年位列第二。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局长王雷表示,作为经济特区,珠海正全力打造大湾区新型的科技城市,努力成为广东省高端发展更为重要的引擎和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
“广大留学人员在海外学习多年,积累了各方面的知识,是知识精英、专业人才。”在胡军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创新链和产业链怎么结合?怎么样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业继续发挥优势?这些留学人员会带来新的理念、技术、方法,在营造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广大留学人才归国后,对广东乃至全国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的力量。”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留加分会会长姚望认为,海外归国人才具有知识水平高、胸怀眼界广、创新能力强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珠海对于海归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珠海可以更好与国际接轨,充分激发海外归国人才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我这次来,一方面帮儿子了解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这个平台,了解下国家及平台给留学生提供的政策、帮助、机会;另一方面,我自己作为一名执业15年的投融资律师,也希望为留学生归国创业项目提供顶层设计、股权激励、投融资、资本市场合规等法律服务,帮助他们更好报效祖国!”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渊表示。
珠海将留学生引进来,留学生带领珠海“走出去”,留学生在其中充当着“桥梁”的作用。“我们企业拥有许多优质产品,但在推广至国际市场方面,我们的能力相对薄弱。留学生对于中西文化有着深刻了解,这对我们至关重要。他们的多元文化视角,将发挥巨大作用。”汤涛表示。
文 | 郑达
媒体链接:https://6nis.ycwb.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0013/52369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