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四维首印-教师札记】古琴课 —— 以上古之音养今日之士

发布日期: 2014-03-28 打印

编者按: 本学期, 全人教育艺术体验模块新设古琴课程。作为全人教育的课程, 古琴有何深刻的精神内涵? 同学们将学到些什么呢? 且听古琴授课教师李曼为我们讲述。( 李曼: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剧本创作专业, 师从北京大学宗教学系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古琴教授如山法师。)

七弦琴,又称古琴,今人以古冠琴,为其在中国传承最久之故。与古琴相伴,可得历代名士与天地精神交流之雅趣,先圣往贤亦将栩栩呈现于五音之中。本学期全人教育艺术体验模块将开设古琴课程。古琴馆设于学校G区,山林环绕,侧畔微湖,毗临一阳射圃。

孔夫子首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目的在于修心正己。今日UIC全人教育再复大学之道,更融儒家的礼乐教化传统于博雅教育精神之中。在古色古香的琴馆中,通过古琴演奏技法和心法的习练,学者将亲身体证中国的音乐美学与生活美学,在操缦之道中,自然学会用中正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TM截图20140321160620

李曼老师及学员在G区古琴室上课

古琴课程面向大二学生开授,分甲乙两班,周一上午( 9: 00-12:00) 和周三下午( 14: 00-17:00)两时段上课。古琴馆每周二下午对学生及参访者免费开放。选修古琴课程的学员及古琴社成员可预约在此时段练琴。

古琴学习入门简单,零基础学员也能在一学期中完整掌握一首初阶琴曲。初音一发,初心已定。专一心志,大胆尝试,你就会逐渐发现,古琴可以引领你到达一个美妙的境地。清和圆融的琴声,传递的正是千百代中国人的文化血脉。

中外习琴都要参照谱本。不认识五线谱, 没关系,古琴自有一套独立的记谱方法:减字谱——神秘莫测的字形, 武林秘籍一样的句读, 只有练就古琴“神功”的“大侠”才知晓。所以课程特别加入小楷抄写中国传统古琴谱的内容,用毛笔墨汁穿越时光,体会古时琴人学琴的乐趣。

在学习弹琴和识谱之外,学员还将自选一位心仪的古代琴人或一首琴曲,和他们来次“亲密接触”。自古以来,与琴有关的典故佳话数不胜数,像“阳春白雪”“高山流水”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其实都埋藏着一段经典的琴人、琴曲与琴事。图书馆已采购古琴学习相关书籍,供师生参阅,书中字与弦上音相浸互润,正是艺术体验的美好所在。

TM截图20140321160637

李曼在课堂上指导学员弹琴指法

一学期的古琴体验课程,的确不能使学员们速成为专业演奏者,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怎么可能与琴无缘呢?“士无故不撤琴瑟”,心中存有琴韵清音,必有得道贯通的一天。其实,也并非只有弹奏《广陵散》、《潇湘水云》这样繁复的经典大曲才能体证琴道,即使是最基础的指法练习曲,一音一指间的悉心体会,亦能透出人琴合一的玄妙。

古琴馆除供教学外,还将成为雅集之场所。古琴雅集可以说是中国人的雅乐沙龙。琴人雅聚,自选曲目、观摩切磋,爱琴之人,无不向往。

随着古琴课程的推展, 新学期还将组建古琴社团,使有志琴道的学员从艺术体验上升到系统学习。社团将致力于培养琴人,并在古琴馆定期举办雅集。雅集计划由中国廿四节气为主题切入,让参与雅集者浸入中国天人合一的精神脉络,雅集者通过中国传统音乐会可享受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内心的交流。

随着全人教育古琴体验与雅乐的传播,更多人心中的古典情趣被唤醒。与古琴接触的一霎,种子已经深埋心田, 机缘契启, 自然生根发芽, 人生随之舒博,社会风化因此移逸。天心渐回,文化复醒,大学之全人,当如是。

◎李曼(全人教育艺术体验中心)
转自第四十二期《四维首印》第6版

最后更新:2023-04-18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