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黄殿晶、张广珍 珠海报道)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团一行16人日前前往首家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考察,了解该校建校6年以来所积累的经验和问题,以及探讨境外合作办学等问题。有港区人大代表指,两地政府须于合作办学的政策上给予更多优惠,进一步解放思想。亦有代表指,港澳与内地合作办学是潮流所向,而合办校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为当中发展的关键,更不应为争夺生源而降低标准。
吴清辉:资源政策支持不足
考察代表团除参观了UIC师生活动中心、学习资源中心,皮影戏展馆、文化小镇等校园特色点外,又特别与UIC的老师举行座谈会,交流分享彼此意见。UIC校长吴清辉称,UIC是在合作办学上走一条创新的道路,于资源和政策上得到的支持都不够,亦需突破很多既有标准,开拓新空间,今天一切成果来之不易,而即使到现在,学校仍遇到不少发展难题。
袁武:办学方式应更开放
港区人大代表袁武赞扬,UIC透过合作办学把香港优良的教育模式带到内地,又把中国5,000年的优秀文化灌输到这个模式里,做法成功值得推行。但他认为,两地无论在思想及办学方式亦要更加解放,例如香港作为中国一部分,港生到内地升大学却申请不了香港助学贷款,并不合理,有需要研究改善。
曹宏威:教学水平最为关键
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的港区人大代表曹宏威称,是次考察令其深感两地合作办学是潮流所向。他认为,在未来越来越多港澳大学进驻内地之后,各校怎样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将是发展关键,毕竟生源有限,院校不能为了争夺生源而降低自身标准。他还认为,UIC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此方面更应该起到示范作用。
本次考察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有袁武、马逢国、马豪辉、王如登、王英伟、卢瑞安、刘佩琼、杨耀忠、吴亮星、罗叔清、费斐、高宝龄、黄玉山、曹宏威、梁秉中、雷添良,陪同人员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联络局港澳处处长徐少军等全国人大领导,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潘江等广东省人大领导及珠海市副市长王庆利等珠海市人大领导共约40人。
媒体链接:http://paper.wenweipo.com/2011/10/18/ED1110180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