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同“新”同行 | 2025级本科新生开学“第一课”

发布日期: 2025-09-01 打印

八月末,凤凰山下,大学小镇,迎来一批新面孔。

他们是这所博雅大学以“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之名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也是这所大学建校以来的第二十届新生。

青春的大学,迎来青春的新生,无限的可能,正在生发。

“你们选择来到这里,不仅开启了自己人生的崭新篇章,更成为这所年轻大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员。”2025年9月1日,开学典礼上,北师港浸大校长陈致教授致辞全体2025级本科生。

戳视频,直击开学典礼现场

与北师港浸大同行,未来从此交织。借此机会,陈致校长介绍了学校发展的新动向:

二期校园教学组团即将启用,以“科技、研究生院”为主的二期校园与以“人文商”为主的一期校园分列会同古村两侧,将呈现独特的“大学小镇”格局。

学校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与跨学科教育融合。博雅智能学院正式设立,迎接人工智能浪潮,旨在打造博雅精神与前沿科技融会贯通的学习平台。而北师港浸大玉振金声雅乐团也将踏上世界巡演的新征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乐章响彻国际舞台。

“这些新的平台、资源和机会,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助力你们的成长。”陈致校长说,“而你们的成长,正是北师港浸大最深切的期盼。”

二十年来,北师港浸大见证了两万多名学子的茁壮成长,他们从这里扬帆起航,走向世界。今天,坐在体育馆中央的2000多名新生,满怀期待、好奇、兴奋与些许忐忑,也即将踏上属于他们的成长之旅。

因此,常务副校长周荫强教授希望通过三个问题,与新生共同开启在北师港浸大的探索之路:这里有什么资源?我需要何种支持?如何有效利用这一切?

“大学教育的核心,实则是一段自我发现的奇妙旅程。与高中不同,在大学,你们需要学会自主探寻答案。”他建议新生尽情拥抱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多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畅谈,以开放的心态和真诚的胸怀去迎接每一刻,“身边的点点滴滴,皆是学习的契机。”

党委书记、副校长(行政)毛亚庆教授则送给新生们一句话:“大学的意义,不在于把你们塑造成相同的模样,而在于让你们在碰撞中找到自己的形状。”

他希望同学们能在集体生活中培养社会性,成长为一位温暖而有力量的人,一位有责任、有担当、有诚信的人,一位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清醒、守住思考、守住主体性的人。

培育全人,拓展跨学科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与批判精神、积淀人文底蕴——这是北师港浸大二十年来始终坚持践行的博雅教育。在AI深刻重构人类社会的今日,守护并彰显人的主体性,也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面对技术带来的无限机遇与冲击,北师港浸大作为中国内地第一所创新的博雅型大学,底气更足,步伐愈坚。

而这份底气,也正赋能每一位学子从容面对未来,让他们敢于拥抱更多可能性。

2025年共有25名大一新生获颁全额入学奖学金

就像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新生代表Monika Angel Wisan所说:“未来或有风浪,但我知道,我不会独自面对……我相信,接下来的四年将以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塑造我们,我迫不及待想看看这段旅程将带领我们去向何方。”

“让我们携手同行,拥抱BNBU的包容环境与强大支持,尽情探索,潜心学习,彼此扶持。”来自广东的新生代表刘雅楠在典礼上致谢辞。

“我们不只求学于此,我们更共同书写着这所大学的下一段非凡篇章。”她说。


来源 | 新闻公关处

文字 | 邓雅文 陈晓虹

图片 | 何秋蓓

视频 | 李海珊 李伯涵

最后更新:2025-09-02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