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记得所有故事。
过去二十载金秋,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学子,跨越山海,走进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由此开始,走向世界。
而今,秋光如昔。游子们从全球各地出发,回到阔别已久的母校。遇故知、游旧地、忆往事,赴一场秋天的久别重逢。
好久不见,欢迎回家。

2025年10月25日,北师港浸大迎来“你好时光”校友回家日暨校园开放日,逾3000名校友及亲友自五湖四海而来,齐聚母校,重温旧日美好校园时光,共叙同窗情谊,见证学校发展新貌。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2015届影视学校友刘亦煊曾在金凤路旧校园度过了四年青春时光。此次自日本东京归来,他参观了崭新的浸会大学路二期校园。“感觉学校一直都在发展变化中,越来越好,越来越大。”他说。
2023届财务学校友易永燊前一夜从香港赶回珠海。他对校园环境的变化感触颇深,尤其是立于校门的崭新八字校名石,醒目宣告着新形象、新起点。而始终不变的,是依旧热情的同学们和温馨的校园环境,让他“仿佛回到了温暖的大家庭。”
此次从上海专程赶回的2024届应用翻译学校友陈韵晴,见到了昔日并肩的学友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看到大家在各行各业闪闪发光,活出了各自独特的人生轨迹,陈韵晴不禁感叹“看到了我们专业无穷的可能性。”
校园处处洋溢着重逢的喜悦

薪火廿载,共奔未来。2005年秋,北师港浸大金凤路28号校园迎来首批274名本科新生;2017年秋,6000余名师生员工迁入金同路2000号一期校园;2022年秋,浸会大学路555号二期校园书院组团启用;2025年春,建校20周年之际,学校更名为北师香港浸会大学。
从金凤路到金同路,从200亩到1000亩,校址的变化、校园的扩展见证着北师港浸大的成长与蜕变,而每一位学子都是亲历者,每一位校友都是同路人。重走来时路,师生校友们共同守护着熊熊燃烧的火炬,以昂扬向上的姿态一起奔向灿烂未来。

创校校长吴清辉教授在金凤路旧校园点燃火炬

常务副校长周荫强教授在一期校园传递火炬

校长陈致教授在二期校园迎接火炬
2025届校友、自由搏击世界冠军关啊翠与2025级在读生、跑酷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张云鹏担任火炬手
从旧小镇跑向新校园
夕阳西下,在洒满粼粼金光的二期校园,“逐光未来·草坪音乐会”精彩上演。在歌声与欢笑之中,日落动人,青春正好。此刻浪漫,属于每一位北师港浸大人。

校友、知名歌手冯沁苑(买辣椒也用券)暖心献唱

20周年校庆原创主题曲《Grow with U》精彩首演
现场满溢青春活力

携手同行,顾往启新。当天,北师港浸大校友之家——“嘤鸣馆·校友汇”正式启动。

“嘤鸣馆·校友汇”启动现场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一出自《诗经·小雅》的诗句,道出了人们对同道与友谊的真挚向往。以此为理念,坐落于二期校园的“嘤鸣馆”以“回归”与“连接”为空间设计关键词,旨在为全球校友提供一个相聚、相知、共鸣的温暖精神家园。

陈致校长寄语校友们常回“家”看看
在这个团聚的日子里,知名学者、北师港浸大创校常务副校长郭少棠教授现身北师港浸大,为学子带来了题为“心梦清源,创见未来:在复杂世界中,活出生命的辽阔”的讲座。
北师港浸大的创校史,是一群教育先驱们艰苦奋进,共克难关,“从零到一”的拓荒之旅。值此建校二十周年之际,讲座回顾了创校之初的点滴往事,并从“清源”“心梦”“创见”三个关键词出发,与师生校友共探博雅人生的发展道路。

郭少棠教授勉励校友学子“立心立命开太平”
各学院亦举办校友论坛与分享会, 师生校友齐聚一堂
廿念不忘,同心致远。在BNBU 20周年校友会高桌晚宴暨慈善创意拍卖会上,校友们忆往昔、话未来,情谊依旧如歌。本次拍卖会所得将定向捐赠至北师港浸大教育基金会,并用于支持校友会的发展。
陈致校长、BNBU珠海校友会代表杨帆女士、教育基金会理事会秘书长张韶峰先生依次致辞
师生带来精彩表演,校友欢聚,情意绵长
当天,北师港浸大校园还迎来了一批新朋友。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生与家长汇聚大学小镇,了解招生政策,体验校园文化,共同解码这所博雅型大学融汇中西、育人为本的教育基因。

招生宣讲会现场

副校长(学术)周永明教授介绍学校情况
学院、苑舍与学生社团展位
秋日虽短,情谊绵长。温暖再启航,世界无限大。
来源 | 新闻公关处
文字 | 邓雅文 郑祺然 许洛 陈晓虹
视频 | 李伯涵 李海珊 吉子轩 王歆月 蔡昕璐 袁景瑞 张晏如 李付睿 寇益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