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珠海市2010年工资指导价显示,在不同行业中,专业技术等级高的工资,要比等级低的增长幅度高。工资水平略为下降的工种主要是技术含量低的生产操作工。其中,技师类是涨幅最大的工种,去年中位数年薪33006元,今年40224元,增加了7218元,排在第二位的是专业技术类工种,增长17%左右。
全才的员工是不存在的,只要员工的缺点没有影响到其工作的核心价值,又何必苛求?量才而用,似乎更有意义。 南都漫画:黄敬
珠海市2010年工资指导价显示,在不同行业中,专业技术等级高的工资,要比等级低的增长幅度高。工资水平略为下降的工种主要是技术含量低的生产操作工。其中,技师类是涨幅最大的工种,去年中位数年薪33006元,今年40224元,增加了7218元,排在第二位的是专业技术类工种,增长17%左右。
而社会服务类等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职业,比如家庭服务员、垃圾清运工、旅店服务员等低位数月薪则低于1000元,其中家庭服务员低位数月薪只有914元,低于珠海市最低工资标准960元。
那么,实际上,专业能力是否直接与薪水挂钩呢?近日,本报与珠海生活网论坛(http://bbs.0756tong.com/)合作,同时通过豆瓣网论坛发帖、qq群讨论、线下采访等方式,探讨各项因素(学历、能力、经验、企业情况等)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网络调查显示,36.84%的网友认为专业能力是影响个人收入的最主要因素。
案例
当能力与品德不可兼得,给谁的工资更高?
李钢与张超在一个企业工作满一年了,老板对这两名员工的表现总体还算满意,今年打算给他们提薪。但是,该给谁提薪更多一些呢?老板分析了一下,李钢业务能力较强,效率高,超额完成了公司下达的指标,不过有一点不好,该员工经常找借口请假;张超工作有板有眼,经常加班加点,也能完成指标,该员工胜在工作认真负责。综合来讲,如果才华和品德加起来有10分,李钢的才华能拿到6分,品德4分;张超的才华为4分,品德为6分。那么究竟谁的提薪幅度应该高一些呢?
网友PK
正方陈词专业能力是真本领不能削价
珠海网友"Lasia"表示,能力才是真本领硬功夫,是不会削价的。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专业能力是升职的关键。同样分量的活儿,谁完成得越快越漂亮,谁必将越快受到肯定。
珠海生活网网友"放逐~"表示,这年头都重结果不看过程,因此能者居之,专业能力强的人更有机会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
天涯论坛网友"珠海的小王"认为,在领导位置,德大于才,在职员的位置,才大于德,才能应当成为员工加薪的最重要指标。
珠海网友"薿薿"认为,如果连业务指标都完成不了,即使员工再高品德也无济于事。如果不给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加薪,对公司业务发展是一个打击。
反方陈词能力非唯一,懂职场规则更重要
珠海生活网网友"悠久の祭"认为,专业能力强的人虽然能够比较高效地完成工作,但并不一定会得到上司赏识和升职加薪。相反,专业能力相对较弱,需要经常加班的人,也许会让上司觉得他勤奋,赢得一定的好感。因此,专业能力虽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提薪条件。在按时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向上司展示自己的能力,并同上司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反馈,才能争取到升职加薪的机会。
网友"一斤阳光一块钱"表示,薪水与专业能力有关,但更多的在于为人处世的能力。上司相信眼见为实,认为勤奋加班的就理应得到奖励,并不会在乎谁的能力比较强。身在职场,就该适应游戏规则。例如,即使是在偷菜也必须在老板面前装出一副忙碌拼搏的样子。只要任务完成了,工作的效率其实不必在意。
专家视角
反方总结有才缺德影响公司形象
珠海民营企业老板王永林
企业家牛根生有个用人哲学,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是坚决不用。我认为,当才华与品德不可兼得的时候,应该是以德为先。原因很简单,员工的品德,体现的是企业的气质。员工品德不好,对公司的形象是一个破坏,这是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的。
有人觉得,如果是业务员,让他们多拉业务,为公司带来利润就行了,你管他品德怎样?这种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以我个人的经历举个例子,前几年我公司招聘了一名业务人员,其在职的时候,业务表现确实很让我欣赏。他在公司待了2年后,跳槽到另一家同行企业做业务。本来员工换工作我们可以理解,但他为另一家企业做业务时,刻意贬低我公司,拉走了一些原本与我们有合作关系的客户,同时对我的公司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这种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也有的业务员积累一定人脉资源后自立门户,拉走了原来公司资源。我的经验告诉我,有才无德的员工,很难在一个企业待长久,哪怕你给了更高的薪水,他(她)还是时刻思量走人。
总之,一个公司的纪律是非常重要的,哪怕你再有才,纪律散漫,会影响其他员工的工作,哪怕你再有能力,我还是给品德好的人优先加分。
正方总结谁创造价值多,谁应获更多报酬
珠海联合国际学院招生就业办高级主任蔡扬
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赚钱,能帮助企业赚到钱的员工就是好员工。李钢能够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指标,而张超才刚刚能完成,说明李钢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比张超更高,创造的利润多,当然应该获得更多的报酬。
有人认为,有德才不足,可以多招一些有德的人来弥补,那么增加的成本归谁负责?我认为这样的用人标准和薪酬方法,只能令企业人才流失,陷入破产困境。
张超的工作态度很好,能力稍逊,这样的员工值得企业去培养。老板可以鼓励其参加相关培训,由公司报销培训费,给张超提薪的幅度可以低一些,同时告诉张超,公司对他的认可,就是提薪加培训费,是希望其成长得更顺利,在公司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既不会打击这两人的积极性,又能各得其所。
全才的员工是不存在的,只要员工的缺点没有影响到其工作的核心价值,又何必苛求?量才而用,似乎更有意义。
总之,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给予合适的报酬,是企业人力资本增长的不二法门。
记者观察
用制度防止才高者变双刃剑
记者在线下采访中,不同受访者对"能力"的理解不同。可以说,各行业对"能力"的定义是有所侧重的。基金经理王先生认为,对于自己所在的行业而言,专业能力水平决定薪水高低,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让石头变金子,让金子变砖石。确定投资目标、投资时段、投资金额时,考的是自己掌握的分析工具和宏观把握能力。
在事业单位上班的郭女士则表示,自己单位对为人处世能力有较高要求。一方面,平时要接触较多的群众;另一方面,在事业单位中,个人的提升和领导是否赏识息息相关,平时与领导打交道较多的人,机会比较多。
据了解,在各项能力中,"专业能力"是最清晰的,本报在珠海生活网上的调查数据显示,36.84%的网友认为,专业能力是影响个人收入的最主要因素,这个比例仅次于学历。对于能力与品德的争论,记者根据线上的网友发言和线下采访粗略统计,支持才高者高薪的人占了7成,前提是不违反法律。
有网友支招,公司应制定相关制度规范之,赏罚分明。才高品不高者,提成拿高薪,违反纪律扣奖金;品高才不高者,全勤奖、纪律奖样样拿,提成可相对少一些。为防止有才华的员工离职后变成双刃剑,公司在与员工签订合约时,应根据劳动法加入限制性条款。
采写:南者记者吴建登
实习生李菁